番茄小说

第17章 拜师学二胡

11个月前 作者: 茶乡牧马人

自从在元旦晚会上看了张校长的二胡表演,彭诚就起了要学拉二胡的念头。若是原时空的他可能有这个想法,却不一定会会出行动,老师并且还是校长,在学生们心中的那是高高在上,遥不可及的,他还没有那个胆量去找寻上门。如今当然就不存在这种心理障碍了。原时空在他进入中专读书的时候,有一次老师放了一首阿炳的二胡曲---《二泉映月》让他对二胡就有了兴趣,之后他还买了不少在二胡曲磁带。可惜却一直没有拉过,引以为憾。

彭诚在街上称了两斤肉,一条烟,两瓶酒,走进入了张光武的家。这些东西在二十年后那是拿不出手的,但在此时可算是重礼。

张光武家就在球场后面上坎上的水泥平房里,一排水泥房住着8位老师。这水泥房是去年才建好的,住的全是学校有份量的人,不是校长就是主任、又或者是德高望重的老师。

彭诚早就打探清楚了,他家往第二个门。他当然不会大白天的去,而是在上晚自习的时候去的。

他略带激动地敲响了张光武家的门。开门的是他的夫人。

“张夫人疑惑地问:“你是谁呀?是不是找错门了?”她见彭诚手中提着行李,可又不认识他。虽说时常有人找上门来求他丈夫办事。但那都是大人,哪见过小孩子的。除非是自家的亲戚后辈。

“李阿姨,您好,我叫彭诚,是来找张校长的。”彭诚的嘴很甜。

正在看电视的张光武听到声音回过头见是彭诚,笑道:“哟,彭诚呀,你有什么事?怎么还带这么多东西?”

张光武是黑潭村张家堡的,就在黑潭小背后。与彭家寨是一河之隔,他家的一位堂兄弟老婆就是彭家寨的,是彭诚的堂姑姑。说起来还沾亲带故的。对家乡的人,他还是挺亲切的,更何况彭诚还那么优秀。优秀的学生老师总是会格外相看。

“张校长,这可是我的拜师束侑。”彭诚恭敬地道。

“拜师束侑?”

作为教语文的他当然知道,在古代这是礼仪很重要的,学生去拜见老师带礼物表示尊重。

“是啊,在古代,拜师都不是要束侑以表尊重吗?”

“如今可是新时代,不兴这些。”

“新时代更应该尊师重道,师者,授业解惑。咱们中国的传统美德不能忘。就请你老师收下吧。”彭诚说的很诚心。

“好,我若是不收下那就是矫情。那你说说为什么要拜我为师,我是一校之长,你本就是我的学生呀。”张光武笑道。

“所以说您就更应该收下这束侑嘛。我这次来呢是想请您教我拉二胡。”

“你想学二胡?”张光武惊讶地道,他没有想到彭诚拜他为师是想学二胡。

“是啊。”

“你为什么要学二胡呢?”

“我觉得二胡的声音很好听,就想学了。”

“那你识谱吗?”

“还行。认得一些。”

说起这二胡还是一个下放的老师教他的。那位老师可是一位大学教授,机缘巧合之下二人有了师徒之缘。也正是因为他拉的一手好二胡,才在众多的情敌中独占鳌头,娶到了如今的妻子。他妻子杨金花当年可是学校最美的女老师,追求没有一百也有八十。条件比他好的多的是,可他正是靠着拉的一手好琴才报的美人归。

“彭诚啊,这本二胡入门书你先拿出看,看不懂的做下记号,以后中中午的饭后你来我家。”张光武决定收下他这个学生。

“是老师。”彭诚接过书本道。

“有一点要注意,可不能因为学二胡影响了学习。”张光武慎重地道。

“放心吧张老师,我有分寸。”对于张光武的关心彭诚还是挺感动的。

之后的日子,彭诚又多了一门功课,那就是学二胡。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,从最基本的坐姿、指法开始。手指磨出了水泡,作为有成人心理的他当然不会半途而弃。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!很快,他学会了拉空弦和指法练习。

就这样,日复一日,经过一个多月勤学若苦练,彭诚能拉拉简单的曲子,如《田园春色》、《山春初晓》……听着自己拉出美妙动听的小曲,感到无比的高兴。

转眼又是一年。今年因为彭诚之故,他家一下子多了三千多块钱,家境宽裕了很多,一家人都置办了一身的新衣,年货也比往年丰富的多,特是还买了一台电视和一台录音机。这样一下子也使的他大热闹了许多,白天年青的来听歌,晚上的人就更多了。

彭诚的父母都是很大方的人,对于来这么多人倒是没有什么不高兴的。

“四哥,你家的大棚菜长势很好啊,想不到这大冬天的竟然还能种茄子辣子。”隔房的武琴大叔笑着道。

“是啊,我活了几十年,还是第一次见到。”七十多岁彭诚上海感概地道。

“还不是他家的彭诚厉害,这么小小年纪就这么有本事,长大了肯定不得了。”村里的吴光华笑道。

“是啊,他如今可是作家了,都出书了?”彭武辉道。

对于彭诚的事村里的人没有不知道,都夸王武义家的儿子有出息。作为父母的彭伍清和胡凤是有荣与嫣。

彭诚又一次钻进了疏菜大棚,看着绿油油菜苗,根根壮实,终于放下心来。按照这个生长态势,到来年四月就可以有新鲜疏菜卖了,这可比常规种植要提早了二个多月。这一个不足一百平方米的大棚至少能卖个两千来块。

“什么?你说能卖一千五百多块?”听儿子说大棚菜竟然能卖到二千多,彭诚伍清大为吃惊。

“呵呵,这还是保守的估算,棚里的苗太密了,要梳出来一部分。之前我是怕苗育不好,如今这苗算是成功了。那我们就可以再加一个大棚,把梳出来的菜苗种进去。到时候肯定不止一千五。”彭诚笑道。

“好,听儿子的。那就再搞一个大棚,要不然那些梳出来的苗扔子太可惜了。”胡凤如今对儿子那是相当的信任,自己家能有这么大的变化都是因为儿子之故,儿子是个有本事的人。更何况还在大冬天里种出了本该几个月之后才能出现的菜苗?

其实再盖一个大棚也只是多了几百块钱的薄膜钱,而他家如今不缺那几百块。在一月份的时候,《小说》编辑部见《功夫小子在都市》反映还不错就签下了出版合同,1500千元的稿费给他寄了过来。也正因如此,彭伍清当然也很赞成了,谁不会多赚了点钱。

正月一十五一过,同学们就返回了学校。

上学的日子很平淡,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。要说特别也就是在二月初的时个下了一场大雪,这让同学们很是市内兴了一场。堆雪人,打雪战更是少是了了。

事情就出在打雪战上了。六一班的一个男一用雪球打了六三班的女生。六三班的男生们当然就是干了,于是就反击了,六一班的哪肯服输,开始的时候只有几个人,之后姑战的人越来越多,最后发展到数十人战争,那场面可是太状观,无数的雪球在天空飞来飞去,不时有人中招。打着打着就打出火气了,然后发展成男生在雪地上互欧。六三班因为有彭诚这个班长的调度,怎么样守,怎么样攻,那是相当的有法度,可不是一盘散沙的六一班所能及的,当然是一败涂地了。

事后,两个班的班干部一个不落地被则到了办公室,被主任狠狠地训了一顿,还要每个人写一遍深刻的检讨书。至此后,二个班级就结下了梁子。

关闭
最近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