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梁早知道今天老吴要点他。
从老吴提出问题的时候他就在思考,现在刚准备站起来,只见老吴手在鼻梁上一推,眼镜动了动,盯着余梁这边道:
“嗯?”
“我记得我们这堂课,没有这位女同学吧?余梁旁边的女同学,你叫什么名字?”
话说这一届金融系,确实是没什么大美女。
姜淳一的外貌在这个教室里简直鹤立鸡群,旁边两个女生也格外亮眼,老吴一眼就看出这三个不是本地人士。
姜淳一没想到这个老师会直接点她让她答名字,有些手忙脚乱,两秒迟疑之后,站了起来,
“老师,我…我叫…”
姜淳一慌张之下,竟然抬手拉了拉余梁的手腕。
“喔!!”
这个动作引发一阵哄声。
刚才大家没看完的热闹又继续上演。
初升的阳光映射在后排,女孩的脸羞红,与今日183的余梁站在一起,竟然有种甜剧的观感。
课堂里忽然叽叽喳喳的,把余梁思路都打乱了。
不过他今天带姜淳一来,等的就是这一刻。
三个班一百多号人,现在都安静坐着听他说话,两个小时以后,这一百多张嘴就是他的喉舌。
“吴老师,这是我女朋友,最近学校有人传我的谣,说我骚扰别的女生,本来我也不想管,但我女朋友生气了,非要来查查我的岗,这不正好碰到您的课嘛,我也不能逃课,她和她朋友说很想听听经济学课,我就把她们带来了。”
姜淳一听到“查岗”两个字的时候,就已经在拼命摇头了。
“不是的,不是的…”姜淳一低声否定。
哪能这么说啊!太不礼貌了吧?
但余梁说完,整个教室的男生都酸了。
这么漂亮的女生,还吃醋?你他妈何德何能啊!
“我也想要一个会查岗的女朋友,去哪领?”
“老子躲过了小树林,躲过了操场,竟然在教室挨了一刀,我好痛…”
“我要有这么漂亮的女朋友来查我的岗,别说骂我,砍我我特么也认了!”
老吴也没想到随口一问会吃上这么大个瓜,皱着眉头又推了推眼镜,道:
“哦?跟院里反应了吗?”
余梁云淡风轻地笑道:“不用了吴老师,就是我之前说话得罪人了,人家又是大三的学长,爱在网上骂两句就骂两句呗,说不定过两天自己觉得没趣就不骂了,我只想安安静静读书。”
这话一出,看热闹开始不嫌事大了。
“余梁,到底得罪谁了啊!说出来呗!”
“瓜娃子,报警撒!”
有的看过帖子,听到“大三学长”,已经猜出个一二三了,神神秘秘对着周围道:
“我知道了我知道了…就是那个…”
“哦~!”
讨论声渐起时,吴正亮压了压手:
“余梁,你这种态度我很认可,《寒山问拾得》里讲得好。
世间有人谤我、欺我、辱我、笑我、轻我、贱我、恶我、骗我、如何处治乎?拾得曰:只要忍他、让他、由他、避他、耐他、敬他、不要理他,再待几年你且看他。
好好做你的事情,大学四年,你一定会比那些人收获得多。
不过也不要太老实,如果实在对你影响过大,该反应就反应,如果没有反应渠道,欢迎你随时来找我。”
余梁目的已经达到,看了看旁边低着头脸红的姜淳一,笑道:
“谢谢老师,不过能不能让她先坐下?”
吴正亮又压了压手:“同学,坐吧,余梁,接着回答我刚才的问题,答得好,以后你可以经常带这位女同学来听我的课。”
整个教室又是一阵哄笑。
姜淳一当即坐下,趴在桌面上,又当含羞草去了。
余梁看着老吴,嘴角扬起。
答得好让她听课?这么想我火力全开是吧?
好好好,这个问题,我还真熟。
余梁咳了一声,朗朗说道:
“普遍认为,美元就是人民币的锚定物。
但锚这个定义,是以国家需求的经济环境而定的。
解放前,国家最大需求为稳定内部环境。
那个时候,全国各地解放区都有自己的货币,那个时候以山东发行的北海币为优,以盐为备兑基础,所以发行之初,人民币以北海币的逻辑发行。
解放后,用过三白,就是白米白面白布,这三样东西,是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代表。
朝鲜战争结束以后,我国面对海上全面禁运,与其他国家断了贸易,核心需求又是工业,所以以卢布为锚,与苏联桥接。
改革开放以后,我国缺外汇,缺技术,于是,1993年,我国首先进行了分税制改革,划分国地两税,进行国家财政的集中。
有了这个基础之后,1994年,便进行了汇率改革,去除双轨制(农村出口自由创汇,市场实行有计划创汇),鼓励企业出口自由创汇。
从此之后,中国出口大大增加,人民币挂钩美元,央行也以外汇增贮量来增发人民币,换回企业赚取的美元。”
余梁说着,想到了《繁花》。
那时候处了个女朋友,没看懂这部剧,还来找他问。
繁花结尾的剧情,便是这一段时期。
93年结束,94年1月1号,国家汇改政策突然启动,为了鼓励出口,采用“以市场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度”,一夜之间,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从1比5.7变成了1比8.7。
大家赚到的美元拿回国,从原来一美元换五块多人民币,变成可以换八块多了,一下就有了创汇的动力。
所以汪小姐拿到那批美元订单,一夜之间增值接近60%,一件没利润的订单,变成了暴利。
一段讲解,整个教室安静得鸦雀无声。
余梁回答问题的时候脸带笑意,那种自信和狂妄,就像拿着标准答案在抄。
旁边趴着的姜淳一也把脑袋转出来,呆呆看着他。
蒋尘尘徐丽娜在桌子下面跟海豹似的悄悄鼓掌。
但吴正亮只是赞赏地点点头:
“嗯,我没想到,你这个年代出生的孩子,能了解到分税制和汇改,好,给大家讲讲,什么是分税制?”
余梁对喜欢刨根问底的老吴早有预料,想了想,简短解释道:“那时候搞地方收入递增包干,地方挣得越多留得越多,这样地方经济是刺激了,但是ZY财政压力过大,于是搞了国税地税两分,调整了央地税比例。”
“嗯,这么回答有点粗糙,但也算可以。”老吴已经走到了余梁旁边,一手撑着桌子道:“那这件事,和我上次的课开篇讲的东西,有哪些关系呢?”
“您是说房地产吧?地方税少了,还要发展,就想法搞地租经济呗。”
“哦……”同学们恍然大悟。
逻辑闭环了。
老吴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,这一段内容,实际上包含了国内过去几十年经济发展的一部分重要决策。
那,他要说未来了。
“那你觉得,以国内老百姓如今的核心需求,我们的锚,分到了哪里?”
余梁内心都有点佩服老吴这种省力的讲课方式。
要不你工资发我一半,以后我上去讲算了。
余梁内心吐槽了一句,也不再按照老吴想要的套路走了。
“您不都说了嘛,城镇化,房地产,不过在我看来,房地产仍然不是核心锚,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方向,仍然是外贸,房地产只能拉动内需,把老百姓过去十年和未来十年的积累释放出来,中国未来真正的资本积累,还得看科技,制造业和贸易。”
“哦?”
老吴忽然发现余梁不止是了解得多而已了,因为余梁的看法已经和他出现了分歧。
“你知不知道,我们的出口贸易,纺织服装出口占了主导地位?我们只是世界的加工厂,虽然今年出口量可能超越第一的德国,但是我们的出口利润与人家天差地别,劳动力占据了大量成本,你认为贸易是未来,有什么依据?”
“产业在升级,高端制造业在发展,不会总这样的。”余梁言简意赅。
实际上他也不能说太多了。
“这个地方我存疑。”老吴当即摇了摇头。
未来中国科技和工业的飞速发展,确实是眼前人不可想象的。
而吴正亮想的是:房地产可不止是房地产,核心是土地,还能够带动国内的大量基建设施建设。
“你觉得如今中国的世界地位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,人民币有没有办法换锚,脱钩原有的美元锚定?”老吴赤裸裸勾引道。
他今天想讲的内容就在这里,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作用就是解决现实经济问题,要让学生信服这个学科,他这个当老师的,就要做出准确的判断,余梁再不按他的剧本答,他就要反驳了。
余梁是犹豫了一下的。
他不知道该不该说真话。
但看着教室里一百多个金融生,余梁叹了口气,问道:
“老师,你是说房地产和外汇两条腿走路,还是完全脱钩?”
吴正亮短暂的诧异了一下,但又很快脸色沉重道:
“从中国未来的国际地位和发展需要来说,脱钩美元这一步是必须要走的,否则再来一次次贷危机,将是我们的不可承受之重。”
余梁看他这副悲怆的模样,心里非常理解。
去年发生的那件大事,可以说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。
入世以来,我国一直是非常依赖外资和出口的。
但去年爆发的次贷危机,明明是老美的锅,搞个次级贷把自己的房地产玩脱了,中国却被迫用了一半的储备外汇去买美债帮老美救市,提振美元信心,否则外汇价值不保,出口的主要市场美国市场也将不稳定。
国内老百姓辛苦挣的外汇,却必须拿来救别人的市场,这引发了许多民间思考者的深思。
逐渐大家有了个共识:中国作为新的世界第一大出口国,要想国际化,不是绑在美元上,而是要把中国自己的货币推向世界,以后咱们不攒美元,发展也不能再过度依赖美国和出口。
此时,中国房地产的投资属性逐渐走高,外资也越来越看好的情况下,许多人觉得房地产就要担起这个锚的重任,从内部给自己加杠杆,快速拉升经济,成为新的印钞机。
这一步带来的问题很多,但目的是达到了的。
不过,没解决根本问题。
余梁看着周围的同学似懂非懂的表情,摇了摇头,道:
“吴老师,恕我直言,脱钩,不是离不离得开的问题,而是打不打得赢的问题。”
“哦?说说。”
吴正亮看他好像有见解,也不急着反驳了。